时间: 2025-01-21 01:19:51 | 作者: bob多特蒙德
按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算;P=(达到标准稠度时的拌和水
用量/式样重)*100% 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时,按下式计算标准稠度 用水量:P=33.4-0.185S 其中,S——锥下沉的深度mm
以评定水泥的性质。 (二)主要仪器步骤 与标准稠度测定时所 用的仪器相同,但应将试锥换成试针,锥 模改为圆模,还需要一个标准养护箱。
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 2.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 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之和 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评定该试样 的颗粒级配 4.计算试样的细度模数Mx Mx=[(A2A3A4A5A6)-A1]/(100-A1)
圆台形筒,内壁应光滑。筒的尺寸见图: 2.捣棒 直径为16mm,长600mm的钢棒, 一端应为磨圆,如图 3.方头小号铁锹,直尺等。
(三)试验步骤 (如图) 1.称容量筒重M1,将容量筒放置与于漏斗
下用勺将砂装入漏斗中。 2.打开漏斗活门,砂样徐徐流入容量筒中, 至筒上面形成锥形为止。 3.用小木条在容量口上面的中心线向两个方 向刮平。称容量筒与砂的质量M2。 (四)实验结果 可用下式计算: ρO’=(M2-M1)/VO 以两次实验结果的 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三)试验步骤 1.称水泥500克,以标准稠度用水量 按测定标准稠度时拌
合净浆的方法调成净浆(加水时要记录时间)一次将净浆 装入圆模内,振动数次后刮平,放入养护箱内。 2.试件在湿汽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 测定,测定时,从养护箱取出圆模放置于凝结时间测定仪 的试针下,使试针与浆面接触,拧紧活动螺钉,此时指针 应对准标尺零点,然后突然放松螺钉,试针自由沉入镜内, 记录读数。 在最初测定凝结时间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之徐徐降 落,以防试针撞弯,但初凝仍以试针自由降落所测的结果 为准,临近处凝时,相隔5min测定一次,每隔15min测定 一次 。每次测定不得让试针落如原针孔内,且每次测完 均需把圆模放回养护箱内,试针用布檫净。 3.自加水时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距离底板2.0~3.0mm时, 所需的时间为初凝时间,至试针插入净浆中不超过 1.0~0.5mm时所需的时间为终凝时间。如图所示
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管理系统,调 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量试样25g,放于洁净的负压筛中, 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检仪连续 筛检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 上,可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 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应清理吸尘 器内水泥,使负压筛恢复正常。
的内容操作,并随时做出详细记录,要注 意察觉缺陷和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填好实验报 告。 根据专业设课的需要,这里选择了水泥、 混凝土、砂浆、普通粘土砖、钢材、沥青 七个实验,可结合理论课教学的实际要 进行。
本性质实验通过密度、视密度、体积密度、 堆积密度的测试,可计算出材料的空隙率 极孔隙率,从而了解材料的构造特征,由 于材料的构造特征是决定材料强度、吸水 率、抗渗性、抗冻性、抵抗腐蚀能力、导热性 及吸声等性能的主要的因素。因此,了解建 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对于掌握材料的特性 和使用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二、砂的堆积密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测定砂在松散状态下的单位体积
质量,为计算砂的空隙率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 供数据 (二)主要仪器设施 1.台秤 称量5Kg,感量5g 2.容量筒 金属制圆柱形筒,其内径为108mm,净 高109mm,筒壁厚2mm 3.漏斗 4.烘箱 温度控制在 100~110度 5.小木条 刮平用
79进行,并按规定的取样办法来进行取样,以 便备用。 一、砂的视密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测定砂的单位体积(包括内部封闭孔隙)质 量,为计算砂的空隙率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提供数据。
根据砂的视密度、堆积密度的测定结果,可得: P=(1-ρO’/ρO)*100% 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四、砂的含水率测定
四、砂的含水率测定 测量出砂的含谁率为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使用。
作为评定水泥质量的依据之一。细度检验 方法有负压筛法,水筛法。在没有负压筛 检仪和水筛的情况下,允许用受干筛法测 定。
(二)主要仪器设施 1.试验筛 试验筛是由圆形筛框和筛网组成,腮网
符合SSW0.80/0.056GB6004,分负压筛和水筛 两种,负压筛应附带有透明筛盖,与筛口良好的 蜜蜂性。 2.负压筛检仪器 由筛座、负压筛、负压源及收尘 器组成,其中筛座由转速为28~32r/min的喷气嘴、 负压表、控制板、微电机及壳体组成。如图 3.水筛架和喷头 其中水筛架上筛座内径为140mm 4.天平 最大称量为100g,分度值不大于0.05g
(三)实验步骤 1.称取已烘干试样300g M, 2.加水至容量瓶刻度处,用抹布檫干瓶外水分,
称瓶与水共同的质量 M2 3.将容量瓶中的水倒去约一半后,,加入300克试 样,摇动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 气体,。然后用滴管加水,使水面至瓶颈刻度线, 塞紧瓶塞,檫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M1 在砂的视密度试验过程中测量并控制水温,。试 验的各项称量可在15~25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但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 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度。
作为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实验是所需水 量的标准。 (二)主要仪器设施 1.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 2.水泥净浆搅拌机器 3.工业天平 4.量筒
(三)实验步骤 1.称取水泥式样500g ,水142.5ml。用湿布将实验
的用具抹湿,然后将是水泥到入拌料筒内。 2.置拌料筒于搅拌机上,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 入式样和水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接着快速 搅拌120s,停机。 3.搅拌完毕后立即浆净浆一次装入锥模筒内,用 小刀插捣并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迅速放在 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并将试锥放下,使锥尖和 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钉,然后突然松开螺钉, 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30s时,拧紧螺钉,记 录试锥下沉深度。如用调整用水量法时,以试锥 下沉深度为26~30~m m时的拌合水量为标准稠度 用水量。如超过或不足26~30mm时,需另称式样, 调整用水量重新实验,直到满足上述要求为止。
砂的粗细程度,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相关依据。 (二)主要仪器设施 1.标准筛 2.托盘天平 3.烘箱 4.摇筛机 5.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100~110的温度下烘干,冷却到室内温度后备用 2. 准确称量赶砂500g,倒入已按筛空大小顺序排 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上,盖上盖后将整套筛装 入摇筛机,摇动约10min 后取出整套筛子,然后,按筛孔大小顺序,在大 搪瓷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筛出的数量 不超过总质量的0.1%为止,将已通过的颗粒并入 下一号筛,顺序过筛,直至各号筛均已筛完为止。 如无摇筛机,可直接受筛。 3.分别称取各筛筛余量,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 和底盘中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试样总质量相比, 其差值不允许超出1%。
砂;调整好水压和水筛架的位置,使其能 正常运作,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 35~75mm。 (2)称取式样50g ,放于洁净的水筛中, 立即用淡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后,放 在 水筛架上,用水压为0.03~0.07MPA的喷 头连续冲洗3MIN。筛毕,用少量水把筛余 物冲至蒸发皿中,等水泥颗粒全部沉淀后, 小心到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它将基本理论与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实 验课。学生能更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 还可以掌握建筑材料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提高实际 动手能力。 建筑材料实验是测试材料的品质的一种手段,为正确 评价材料性能,科学地、经济地、合理地选用材料 提供相关依据。在实验过程中,设备性能、客观条件和 操作方法的不同,将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因此, 进行每个实验之前,都应充分复习所学的理论知识, 了解材料的性能、品质衡量准则和操作标准。
W——砂的含水率 M1——容器质量 M2——烘干前试样与容器的质量 M3——烘干后试样与容器的质量 最后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
五、砂的筛分析测定 (如图) (一)实验目的 测定砂的颗粒级配,计算砂的细度模数,以评定
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如果两次 实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则应重新 进行实验。
法。 2.检验所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是不是满足施工 和易性的要求,以作为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依据。
其筛孔被水你堵塞影响筛余量时,可用弱 酸浸泡,用毛刷轻轻的刷洗,用淡水冲干 净,晾干。
实验五 烧结普通砖试验 实验六 钢筋性能测试 试验七 石油沥青试验
号水泥 ,不超过400t作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 400t时也应作为一个取样单位。可以从20个以上 不一样的部位抽取等量样品,总数不少于12Kg。 2.养护条件 实验室温度为17~25度,相对湿度应 大于50%;养护箱内温度17~23度,相对湿度应 大于30%,养护用水温度应为 18~22度。 3.对实验材料的要求 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并通过 0.9mm方孔筛。试验应用洁净的淡水,各种试验 材料及试模均应与实验室温度相同。
量的干燥容器中称重,记下每份试样与容 器的质量。 2.将容器与试样放置于温度为105度的烘干 箱中,称量烘干后试样与容器的质量。